“圌山”何时正式得名?本文开头所引今版《丹徒县志》为秦始皇将“瑞山”改名的传说,当然无案可稽。
《全唐诗》卷753《送客至城西,望圗山,因寄浙西府中》,全文是“枚叟、邹生笑语同,莫嗟江上听秋风。君看逐客思乡处,犹在圗山更向东。”作者徐铉是广陵(今扬州)人,他在南唐中宗时一度贬为泰州司户掾。他的《骑省集》30卷中,前20卷收取徐铉在南唐时的作品。观其前后诸诗篇,当是他任职海陵时所作。在泰州城西可见得江南(浙西治所即镇江市区)诸山,此“圗”字显为“圌”字之误,而此错在当年编集时就已铸成。熟悉当地风物的徐铉又是文字学家,曾校订《说文解字》,因此他的诗作是最早出现以“圌”名山的作品。南唐刘崇远《金华子杂编》提到过圌山渔民“每岁夏,先得鲥鱼一头,献于府主,例获一千文。”刘崇远曾任晋陵(今常州)令。此书是后人辑本,说明北宋初年,“圌山”作为长江南岸一座江防要地和鲥鱼捕捞区域而现名于世。
作为江南山名“圌”的读音“垂”,在完稿于宋仁宗宝元二年(1039年)的《集韵》中“是为切,音垂。山名,在吴郡”,说明知晓度还不高。例如北宋诗人王令(1032-1059年)在他的《润州游山记》开头就写到圌山,“去润而东,顺江而下,六十里而后至,其山名垂。去垂而西,逆江而上,五十里而远,始有山三,其二合为海门,一为焦。”王令曾从家乡扬州(名淮南)渡江到垂山脚下考察,发现“其东皆平”(笔者按,与《大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并序》文中“东瞻环海”、“西望锺阿”、“南则平皋”、“北则长江”一致,给“垂”字加了“囗”。)
张玉书编《康熙字典》回避家乡
清初大学士、镇江人张玉书是《康熙字典》的首席编纂,在《康熙字典》中:“《集韵》(是为切,音垂,山名,在吴郡)”,“按今靖江有圌福二山即其地也。”“又《正字通》’窦圌山,在绵州”(《康熙字典》丑集上、四九页)按,明成化七年(1471年)置靖江县,属常州府。福山在常熟县,圌、福二山显与靖江无关。张玉书采取“谈远不谈近”(绵州在今四川)、“谈古不谈今”(引北宋《集韵》作证)、“谈假不谈真”(拉圌、福二山到靖江县)、“谈小不谈大”、谈一般的不谈江防要塞,甚至不考虑字典特点,将镇江土音“徐”也不收入字典,这种顾左右而言他抹掉镇江圌山痕迹的态度,可能有什么隐情呢?
张玉书其父张九徵专门写过《重修圌山塔小引》,详述圌山的地势及与镇江城市的关系。联系张氏家族清初在镇江的“表现”,其中或有隐情。个人猜想这大约与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郑成功、张煌言联军攻入长江口有关。当时郑张联军顺利通过圌山要隘,发布《海师一路收复镇江檄》,檄文远近传播,各地纷纷响应。张煌言写下《师次圌山》七律,使圌山地名震惊清廷,引起民众“反清复明”思潮。郑张退兵后,清廷以“通海”大案名义,对镇江“衣冠之族”灭门达八十三家之多,人们噤若寒蝉,怕谈有关圌山的信息。张玉书编纂《康熙字典》时虽已距顺治较远,却也记忆犹新,怕触动这根敏感的神经,何况他占籍镇江,又身为汉人大臣呢?对他而言,上上之策是故意回避,有意弄错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