圌山是江南地区一座特征显著、地势险要的名山。据《镇江市志》载:圌山位于市区以东,丹徒县大路、大港两乡境内,距市中心20多公里,海拔258米。《丹徒县志》载:传秦始皇听信巫言,认为此地有“瑞气”,将要出皇帝,造出个“圌”字来,以图困死“瑞气”。
圌山地名来历、有关艺文等,文献与口碑说法不一。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卷二十五:“圌山,府东北六十里,滨大江。宋置圌山寨于此。建炎三年,金人治舟师欲繇海道窥浙。“明清学者也”多闻阙疑”。民国初年镇江地方史学家陈庆年依据立于圌山南麓的唐代仪凤二年(677年)《大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》文字,认定圌山就是唐代中期《通典》、北宋初期《太平寰宇记》中的“谯山戍”之所在。他指出“碑文所之谁山,即今之圌山确然无疑。”“唐以前作谁山,以来作圌山,其音可以相通。”
史中露脸圌山
谯山最早何年设戍?地方志依据杜佑《通典》中的3个字“谯山戍”,认为是唐朝设戍,未免草率。
查《宋书·索虏传》有“羽林左监孟宗嗣守新洲上,建武将军泰容守新洲下,征北中兵参军事向柳守贵洲,司马到元度守蒜山,谘议参军沈昙庆守北固,尚书褚湛之先行京陵,仍守西津,徐州从事史萧尚之守练壁,征北参军管法祖守谯山。”从上文来看,这是南朝刘宋江防沿线的各个节点,包括镇江沿江的蒜山、西津、北固、练壁(谏壁)和谯山。在正史中,最早镇守谯山的是南朝宋明帝时的征北参军管法祖,距今已1600多年了。
当时这个谯山戍无疑位于江海交汇处,南朝文学家江淹曾写过一首《陆东海谯山集诗》"杳杳长役思,思来使情浓。恒忌光氛度,籍蕙望春红。青莎被海月,朱华冒水松。轻风暖长岳,雄虹赫远峰。日暮崦嵫谷,参差彩云重。永愿白沙渚,游衍遂相从。丹山有琴瑟,不为忧伤容。“作者江淹曾任南东海郡丞,诗题“陆东海”是南东海郡太守陆澄。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欣赏江郎笔下的谯山夕照胜景,尤其是诗中提到“长岳”“丹山”“白沙渚”等(突兀高耸,红色火山岩,山下江中有沙洲),在镇江境内诸高山中具唯一性。
在《陈书·高祖》:“永定二年一月,梁州刺史张立表称,乙亥岁(按,公元555年,当梁承圣四年、绍泰元年)八月,丹徒、兰陵二县界遗山侧,一旦因涛水涌生,沙涨,周旋千余顷,并膏腴,堪垦殖”。江苏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栾广高认为:“遗山”为丹徒、兰陵二县的界山,且当为兰陵县的西北界。符合“涛水涌生,沙涨“条件的“遗山”必在江边。“遗山”者,孤立之山也,今镇江东北之圌山,正是早年孤立江中、四周有水的写意式命名。笔者进一步推断:萧梁之兰陵县当不出今圌山、黄墟、陵口、窦庄、小河至夹江范围。
中唐权德舆(祖辈入籍丹徒)的《祭海陵李少府元易文》是其在“建中三年”(783年)凭吊海陵(今泰州市区)县尉李元易所作,提到“岩扉旧隐,常闻肖兴。诸生讨论,雅有时称”,文中注明:李元易早年与卢群(字德伦)同“隐居于谯山”,后“从容解巾,作尉江滨”(放弃隐居,在滨江的海陵县任县尉)。海陵当位于谯山一江之隔的正东面。从文中来看,谯山是隐居佳处,过江去海陵等地还比较便捷。
晚唐许浑《游谯山新兴寺,宿石屏村谢叟家》诗云:晚过石屏村,村长日易曛。僧归下岭见,人语隔江闻。谷响寒耕雪,山明夜烧云。家家扣铜鼓,欲赛鲁将军。笺注者依据滁州古称“南谯州”等信息,判定诗题中“谯山”在安徽滁州,并指出“滁州有南谯山和石屏路”。笔者认为不妥,因为滁州市虽有南谯区,区内无南谯山,有皇甫山,而石屏路在滁州琅琊山,且与许诗中“隔江”无关。至于鲁将军何人?许浑句末原注:“村有鲁肃庙”。联系《嘉庆丹徒县志》记载“横江将军鲁肃墓于小渎山下苦竹里”,可以联想到唐代谯山沿江一带对鲁肃的祭祀活动。“山明夜烧云”点明谯山山体赭红色的特点。
《全唐诗》卷151《登润州万岁楼》“高楼独上思依依,极浦遥山合翠微。江客不堪频北望,塞鸿何事又南飞。垂山古渡寒烟积,瓜步空洲远树稀。闻道王师犹转战,更能谈笑解重围”。作者刘长卿,一作皇甫冉(第五句为“丹阳古渡寒烟积”)。正德本、全诗本、畿辅本《刘长卿集》作“垂山古渡”。这里的“垂山”就是位于万岁楼以东的谯山,与瓜步(瓜洲)方向相反,说明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也称垂山。(待续)
|